三视角下谋求秩序
郝叶力(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)
核心观点:网络主权可以国家、国际、国民/网民三方,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,可以较好的缓和之前的双方直接对抗态势。
精彩语录:网络主权是对立统一的,中国不会分裂互联网,同一个世界同一个互联网,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
同心圆中凝聚共识
大潘
核心观点:抓住关键的三支柱,构建稳健的共生关系,在相对稳定中谋求秩序和发展。在治理和博弈中,构建同心圆,用凝聚的共识形成稳定的向心力。听懂彼此 ,共荣共生。
数字化时代的安全生态构建
马斌(腾讯)
核心观点:安全在很大一部分上却涉及心理层面。这需要靠整个社会的信仰和价值观来完成,技术和精神都是不可或缺的。安全行业的红利即将到来,“互联网+”的连接与互动通过效率带来价值再次分配的机会。
企业安全之叠加演进
吴云坤(360企业安全)
核心观点:企业方面,借助十三五规划契机,审视自身现状,突破原有被动防御的体系,拥抱新理念和新技术,同时调理先天的不足;厂商方面,帮助客户梳理叠加演进下的安全规划,寻找生态中的伙伴,协同完成叠加演进,从做好一个“面包”(指应用威胁情报的系统)开始。
从传统产品转型MSSP服务的思考和实践
刘志乐(安恒)
核心观点:传统的安全防护手段已无法应对网络攻击,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被更多企业认同,安全建设从被动向主动转变。安恒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安全运营服务。
新技术企业成长之道
姜强(国舜)
核心观点:企业成长期关键的点,重新定位目标市场和产品;培育、识别、任用人才;利益分配与精神统一;快速迭代研发能力相比于独立创业,多层级合伙人机制投入、管理、资本等多个方面有自己的优势,围绕客户价值共同协同的团队关系、服务关系和契约关系。
威胁检测的自主创新和研究的思考
肖新光(安天)
核心观点:传统网络安全技术由于开源,造成了门槛较低,不利于安全产业。中国的网络安全人员平均收入很低,安全创新的关键是满足安全需求。
百年老店的安全架构演进
郑磊(IBM安全)
核心观点:IBM安全经过长期积累,拥有全球最广最深的安全体系。
云·重塑安全体系
邬怡(阿里云)
核心观点:云时代降临,业务模式、基础架构都在改变;安全云的优势在于敏捷、弹性和在线;云服务商把安全能力纳入基础设施,为用户提供安全服务。
从威胁情报到态势感知
杨大路(天际友盟)
核心观点:安全智能(情报)实施三步,一是快速部署、体验成效,二是深入改造、全面使用,三是体系转变、联动响应。
黑产对抗中的威胁情报
冯景辉(百度安全)
核心观点:威胁情报三大战略,安全厂商应该更为广泛的进行数据合作;对数据进行更深入的挖掘;未来将威胁情报应用到更多对抗解决方案中。
精彩语录:任何一家安全厂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片面的,需要进行合作。
甲方·威胁·落地
郭亮(数字观星)
核心观点:威胁情报是数据的次生应用,在甲方落地的价值点看四个方面,边界、责任、逻辑、响应。甲方看重结果,但威胁要看原因。
精彩语录:数字观星的理念,让安全管理更简单。
把脉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的脉络
段海新(清华)
核心观点:IPSec的应用并不成功;NAT违背互联网的任一主机到任一主机的基本特性;ICANN是美国国内利益斗争的产物;说DNSSec成功为时尚早;互联网到现在还在打补丁中谨慎的进行,我相信在可见的将来这种情况还将继续。
精彩语录:预测未来最好的方式是创造未来,创造历史最坏的方式是重蹈覆辙。
搞笑语录:我从小就不擅长写命题作文,如果大潘知道我对中医的态度,绝不会用“脉络”两个字。
南向技术脉络
于旸(腾讯玄武实验室)
核心观点:分南北之前,西东很重要。基础能力:想清楚(逻辑严密)、写清楚(语句通顺)、讲清楚(表达清晰)。
精彩语录:路到此处分南北,大家都从西东来。
从区块链看安全技术发展
严挺(众享比特)
核心观点:沙计算可能成为未来新的网络形态,与之匹配的新安全生态以区块链为基础。
精彩语录:到现在为止区块链并非十分高深,只是一种特殊的P2P技术。
现场各位大咖评出网络安全领域十大热词
APT
人工智能
威胁情报
态势感知
个人信息和隐私
数据和大数据
云计算
人才教育
关键信息基础设施
区块链